智能智控

大公报:智能制造成企业必然选择

2018-11-01 15:30  浏览:123

伴随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,“产能过剩”在世界范围内已普遍存在。曲道奎指,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逆转,传统製造的刚性生产线及大批量生产已无法满足市场,个性化、定製化时代要求生产设备向柔性、智能转变。

此外,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现在的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,“过去建一条生产线,生产个三五年,在经济效益上合得来。而现在可能几个月就要更新换代,这时刚性生产线弊端就显露无遗。”曲道奎说,智能製造则不然,伴随产品升级,可能只需要调整软件系统和工艺即可。

事实上,源于市场供求关系改变、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这两大因素,“智能製造”已是企业必然选择。受益于中国的IoT(物联网)、AI(人工智能)、机器人等迅猛发展,“智能製造”已由不可能变为可能。

“说到底,其实企业最不希望变革,因为它要面对太多不可预料的因素,但现在是市场变化、技术革新、同行竞争在倒逼企业要改变它固有的生产模式。”曲道奎直言,在某些方面机器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于人工,而价格也越来越低,这就导致了‘机器换人’时代的来临。”

曲道奎坦言,中国机器人产业相较国外有一大特点:既有能与世界顶尖公司媲美的龙头企业,也有“接地气”的中小企业。

“中国约有九成的机器人企业选择走低成本、满世界‘攒’东西的路线。随着近几年机器人概念热炒,整个行业的企业数从过去几十家蹿升到几千家。”曲道奎对此亦持包容态度,“这就好比自然生态中,既要有整片森林,也需要灌木和小草。”机器人行业具有技术密集度高、人才密集度高、资本密集度高这典型的“三高”特点,未来需要龙头企业带动它们共同发展,以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。
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
2、本站部分作品内容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、编辑整理上传,对此类内容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,不为其版权负责,更不为其观点承担任何责任。
3、因行业及专业性有限,因此不能一一验证会员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及有效性,不为其负责,如有虚假或违规内容敬请举报,本站将积极配合删除。
4、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处理或删除。
发表评论
0评